为了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社会、观察中国政治框架,党的十九大胜利闭幕后,南京大学建立了全国第一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青年学习社”(以下简称“青年学习社”),现在青年学习社在江苏省已经普遍建立起来。“我觉得由大学生组织理论社团、发挥朋辈引领作用是非常重要的。”索文斌介绍,“这也是我们学校‘神会马克思’项目的延伸。”
南京大学“神会马克思”项目于2017年5月5日马克思诞辰199周年正式启动,目前已经推出了一系列微视频产品。“我们这个产品一共四季,每季9集。这些视频推出后,在同学们中引起了强烈反响,这也是我们南京大学团组织在网络空间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一次探索。”索文斌说。
说起建立青年学习社的初衷,索文斌表示,希望可以引导学生们主动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同时发挥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科优势,让马克思主义教育从课堂延伸到学生的日常生活和社会实践。“贺军科同志在报告中提到要变工作对象为工作力量,所以我们这个青年学习社,实际上也可以发挥大学生的理论研究和调研作用,给上级部门提供相关数据。”
引领青年坚定理想信念跟党走,思政课是非常重要的一环。高校团组织如何融入思政课堂,索文斌有自己的想法。“首先我们的思政课跟社会实践结合紧密。思想政治教育光靠书本是不够的,所以我们开设了诸如辩论赛、历史剧表演、实践锻炼、诗歌文化节等新形式新载体。”
除了课堂上可以进行思政教育,社团内部也可以进行思政教育。“我们会聘任思政课的老师担任学校理论学习类社团的指导教师,开拓思政教育的第二课堂。”索文斌认为,把思政教育与团组织的活动结合起来,可以更有效地提升思政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面对伴随着互联网长大的90后一代,索文斌认为,高校团组织一定要了解学生们的生活方式和语言表达方式,“用他们喜欢的语言与他们沟通,可以让思政教育更容易被接受。”
“我认为,当代的大学生群体主流都是积极向上的。像我们南京大学广大师生都是衷心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的。”索文斌认为,一定要注重朋辈的榜样带动作用和示范引领作用,从发展和成长的角度真心关爱学生,帮助学生解决实际困难,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向上向善。
在人民大会堂现场聆听完党中央致词之后,索文斌深有感触。他认为党中央的致词为自己今后的工作指明了方向。索文斌表示,今后南京大学团委要把思想引领贯穿到工作的方方面面,在不断提升思想引领高度的同时,也要拓展第二课堂的宽度,提升学生的能力素养,培养同学们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党中央的致词和总书记的要求也指出,要关注到青年的切身利益。”索文斌认为,“高校团组织承担着维护学生权益的职能,所以如何更好地发挥学生会、研究生会的作用,广泛地帮助同学们维护正当合法的权利和合理诉求,帮助学生更好地成长也是今后我们团组织工作的一个重点。”
除此之外,他还表示应该强化从严治团的力度,严字当头,严格要求团干部和学生干部。“让团组织变得让党放心,让青年满意,才能更好地履行党赋予团的扩大党执政的青年群众基础的地位和作用。”索文斌如是说。
“教育其实是在学生心中种一颗希望的种子。我们种给他善良,善良就会开花;种给他美好,美好就会开花;种给他高雅,高雅就会开花。大学的团组织,乃至整个教育体系,都是为了让同学们种下一颗实现民族复兴伟大中国梦、实现自己人生理想价值、实现美好世界的希望的种子。”索文斌认为。
索文斌表示,高校团组织通过一点一滴的工作,通过一届一届的努力,用“功成不必在我”的思路把团组织工作落实下去,那么中国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乃至2050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宏伟目标,一定会在一代又一代青年的接续奋斗中实现!
栏目编辑:刘晖